6月27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发布的修正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年化季环比增长3.1%,较前值3%小幅上修0.1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的3.4%,有所放缓。 美联储最青睐的指标—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年化季环比终值上涨3.7%,较前值3.6%小幅上修0.1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的2%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美国劳工部6月27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2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3.3万人,略低于预期的23.5万人,同时较前值23.8万人小幅下降。 数据显示,美国6月15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183.9万人,超过预期的182.8万人,前值182.8万人,为2021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失业者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对美国经济而言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知名财经网站点评称,该数据在预期范围内,不会令市场过于担忧。但值得警惕的是,续领失业金人数创下周期性新高。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最近表示,劳动力市场正在达到一个潜在的“拐点”,对工人的需求进一步减弱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 同时,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1%,大幅高于预期的-0.5%,但较前值0.6%显著下滑。 综合来看,6月27日晚间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没有令市场感到太大意外。数据发布后,隔夜美股市场窄幅震荡,截至收盘,道指0.09%,纳指涨0.30%,标普500指数涨0.09%。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亚马逊涨2.19%,英伟达跌近2%,特斯拉涨0.53%,苹果涨0.4%,Meta涨1.26%,谷歌A涨0.83%,微软涨0.15%。 美股市场关注的重点将转向6月28日发布的核心PCE数据,预计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将从4月的2.8%降至2.6%,这将是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华尔街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核心PCE物价指数按预期节奏降温,届时美联储降息预期或将进一步增加。 当前,在美国利率期权市场上,交易员们正在对美联储的降息路径进行激进的押注:美联储将在未来9个月最高降息达300个基点。 本周以来,与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挂钩的期权市场数据显示,如果美联储在2025年一季度之前将其关键利率降至2.25%,那么这些不断增加的押注就将获得巨大受益。 这意味着,美联储将在当前水平上至少降息300个基点。 分析指出,如果美联储真的在9个月时间里猛降300基点,那么只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美国经济骤然间陷入急速衰退。 近来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低迷,部分经济衰退指标频频发出警告信号。 美国谘商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预期商业状况、就业市场和收入前景较为低迷,美国消费者信心本月再度出现减弱。 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0.4,5月数据从102下修至101.3。分项指数方面,预期指数已连续五个月低于80(通常预示经济衰退的临界值),目前徘徊在近10年低点附近。 目前,美国宏观层面的经济数据中,无论是“硬数据”还是“软数据”都在下行。其中,“硬数据”更是已经下探至21个月的低点。 与此同时,部分经济衰退预警信号已经显现。 其中,美国领先经济指数(LEI)已经较本轮经济周期峰值累计下跌14.7%。在过去65年的数据中,只有在经济衰退期间才会出现这种下降。该指数综合衡量了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制造业数据、楼市数据,乃至股市和债市的表现。 此外,2年、10年期美国美债收益率差本周一度突破-50个基点,为今年来首次,暗示市场预期将出现经济衰退。
日元兑美元跌破160整数关口 6月26日,日元兑美元盘中跌至1986年以来最低水平160.31。 但投资者对此并不意外。随着美联储持续推迟降息,美元持续走强。而日本政府除了喊话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救市政策,投资者抛弃日元成为最优选择。 本周一,负责制定和执行国际货币和金融政策,包括开展外汇市场操作以维持汇率的稳定的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表示,政府准备“随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就在4月底5月初,日本财务省动用超过约9.8万亿日元(约合614亿美元)干预日元走势。 随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将密切关注汇率走势,并将对过度波动做出适当反应。他还给市场发“定心丸”称,美国将日本列入汇率观察名单的决定对日本的汇率战略没有影响。 但是日本政府高官的喊话并不见效。在创纪录的9.8万亿日元(614亿美元)进入市场后,日元目前几乎跌回到了最初的水平。 美联储公布年度银行压力测试结果 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年度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受测的31家银行都通过了年度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模拟的经济衰退情况下,所有参与测试的银行均未跌破最低资本要求的底线,尽管这些银行可能面临高达6850亿美元的损失,但这一数字在近年来的压力测试中仍属于可接受范围。 据了解,今年的假设情景包括商业地产价格暴跌40%、股市暴跌 55%、失业率上升到10%等极端不利情景。 美联储监管副主席迈克尔·巴尔表示:“今年的压力测试表明,大型银行拥有足够的资本来承受高度压力的情况并满足最低资本比率。” 巴尔将本年度压力测试中显示的更高潜在损失归咎于几个因素,包括信用卡余额和逾期率的上升,增加了企业信贷的风险敞口,以及近年来成本的增加和手续费收入的减少,这些因素共同压缩了银行的净收入,减少了它们吸收损失的能力。 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检验银行资本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美联储会通过设定经济衰退的情景,考验银行资产负债表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测试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每家银行的压力资本缓冲(SCB)水平。 此外,银行通常使用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的结果来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应有多少资金来吸收冲击,以及还剩下多少资金用于股息和回购。
美联储官员鹰声高涨:预计2024年不会有任何降息行动 昨夜今晨,美联储高官重磅表态。 25日晚,美联储永久票委、理事鲍曼就货币政策发表讲话。鲍曼称,预计2024年不会有任何降息行动,美联储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至2025年:“我们仍然尚未达到适合下调政策利率的节点,鉴于我的经济展望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我在考虑政策立场未来的变化时将保持审慎。” 鲍曼是美联储最鹰派的发言人之一。美联储6月最新点阵图预测显示,虽然没有决策者预计会再度加息,但决策者的平均预期是年底前只会降息一次。 今天凌晨,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在某个时候降息将是合适的;就业和通胀目标面临的风险更加平衡;当前货币政策是具有限制性的,给需求带来了压力;劳动力市场紧张,但不过热;预计明年通胀将大幅放缓;预计未来3至6个月通胀将在崎岖的道路上走低;任何政策调整的时机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及其对前景、风险平衡的影响。 央行也扶不起的货币 日元跌至34年低点 日元汇率持续下滑至近34年低点,日本政府虽多次口头警告并誓言必要时将采取24小时全天候干预措施,但市场反应平淡,投资者继续押注日元将进一步走弱。 美元兑日元汇率在26日亚洲交易时段盘初维持在159.70水平附近窄幅震荡,显示官方警告未能有效抑制市场对日元的看跌情绪。 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24日紧急发声,强调日本政府准备充分,随时可能介入外汇市场,试图以此稳定日元汇率。尽管如此,市场分析指出,目前日元的波动幅度仍未触达日本官方预设的直接干预门槛,即汇率短时间内快速变动10日元左右,目前波动幅度约为6.32日元,较干预阈值有明显差距。 日本官员近期在公开场合对直接干预汇市的立场趋于谨慎。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早前表示,尽管政府会密切关注汇率动态,但干预应保持在有限范围内。这与年初日本当局采取实际行动干预汇市前的强硬口吻形成对比,引发了外界对于日本政府是否真的会大规模介入以支撑日元的疑问。 美日之间巨大的利率差仍是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市场普遍预期短期内这一差距难以收窄。美联储鹰派立场的微妙调整,预示着年内可能仅有一次降息,这进一步抑制了日元反弹的可能。部分分析师直言,日本货币管理官员似乎正逐步接受日元弱势的现实,因美日利差悬殊,单靠口头警告难以逆转市场趋势。 面对市场对口头干预的冷淡反应,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周二再次强调,政府将密切关注并适时应对过度的货币波动,重申了保护企业和家庭免受汇率不稳定影响的承诺。同日,财务大臣铃木俊一在与韩国财长崔相穆的会晤中,双方均表达了对各自货币贬值的担忧,并承诺将采取“适当措施”维护市场稳定,凸显出区域合作应对汇率挑战的意图。 尽管日本政府持续释放干预信号,但市场似乎更加关注实际的政策行动而非口头声明。若要有效遏制日元持续贬值的趋势,日本央行可能需要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简单地缩减购债规模或许不足以逆转市场预期,特别是在美日利差显著且美联储政策调整相对谨慎的背景下。预计,日本央行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或不得不考虑同步大幅削减购债规模与适度加息,以此来实现汇率稳定。 7月31日的日本央行政策会议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交易员们对于日元的看跌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升温,尤其是在缺乏明确且强有力的政策信号情况下。
美联储突然动手!算力资产全线崩跌 昨天晚上,英伟达再度暴跌超6%,从最高点来算,该股已经杀跌超16%。英伟达的合作伙伴美超微( SMCI-US ) 崩跌8.65%,创下5 月初以来的最惨日。戴尔( DELL-US ) 大跌逾5%、台积电ADR ( TSM-US ) 收跌超3.5%。 截至目前,英伟达股价最近比200日移动均线高出100%左右。BTIG市场技术员Jonathan Krinsky表示,自1990年以来,美国公司在成为最大公司的同时,交易价格高于200天移动均线的最大价差为80%,由思科在2000年3月实现。而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当地时间6月21日,黄仁勋出售12万股英伟达股票。黄仁勋在6月13日之后的7个交易日内,合计减持英伟达股份72万股,套现总金额近9500万美元。 受英伟达影响,今天早盘,亚太市场的算力资产亦是几乎全线回调。韩美半导体跌近5%,软银集团、SK海力士跌超2%,东京电子跌近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昨天晚上,与算力紧密相关的虚拟币市场亦迎来暴跌,比特币跌幅一度超过7%,并跌破60000美元。今天早盘,跌幅有所收窄,但依然较大。过去24小时,虚拟货币市场的爆仓人数超过了8.9万人。 那么,英伟达及纳斯达克连续杀跌背后的推手究竟是什么?分析人士认为,是美联储的一个动作。 当地时间6月24日,美联储在固定利率逆回购操作中总计接纳了71个对手方的4359.16亿美元。这个数据比6月17日多了1000亿,也就意味着,这段时间,美联储在回收市场的流动性。 其实,美联储还有一个动作,并导致了美国银行股全线上涨。高盛大涨超2.6%、美国合众银行一度涨近2%,美国银行、道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涨近1%。 据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联储已向其他美国监管机构提交了一份长达3页的文件,其中介绍了对银行资本改革可能作出的修改,此举将大大减轻华尔街银行的负担。 知情人士表示,修改后的新法案将撤销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的关键部分,包括可能对拥有大规模交易业务的大型银行产生重大影响的部分。 美股要暴跌?传奇投资人再发警告! 美国知名基金经理约翰·胡斯曼(John Hussman)周一表示,越来越多的市场警报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终于触及了投机性高点。他说,接下来可能会发生重大崩盘。 基于胡斯曼追踪到的一些市场危险信号,在一份最新发布的报告中,他将本周期内标普500指数暴跌50%至70%的预期提高了一倍。 他警告称,高度集中的警告信号表明,市场将出现重大调整。截至上周五,他每日跟踪的这些数据中的“警报症状”已经超过了2000年、2007年、2018年底和2020年初的记录,这些年份都与崩盘有关。 “这些症状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但当数十种症状同时出现时,我们确实会注意到,”他写道。 1998年至2000年,胡斯曼成立了对冲基金——胡斯曼战略顾问(Hussman Strategic Advisors),成功预见了互联网泡沫。之后,他也成功地预见了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具体而言,2000年3月,胡斯曼预言美国科技股整体将暴跌83%,结果在2000年到2002年期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跌幅正好是83%。然后是2007年4月,胡斯曼预言标普500指数将下跌40%,从2007年到2009年期间,该指数跌幅达到55%。 他指出,公司最受信赖的股票估值指标——非金融企业市值与公司总增值的比率(the ratio of nonfinanci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to corporate …
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本周出炉 本周全球市场,道明证券首席美国利率策略师 Gennadiy Goldberg指出,周五的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可能会是市场即将关注的主要事件,因为这是长期以来美联储最为青睐的通胀指标。 目前,一个好消息是这份通胀数据有望进一步降温。根据媒体调查的中值预测,经济学家目前预计5月PCE指数环比涨幅将从0.3%回落至0%,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指标将微涨0.1%。 此外,预计总体和核心PCE物价指标的同比涨幅将均为2.6%。核心PCE物价同比涨幅预计将回落至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指标能更好地反映潜在的通胀情况。 美联储官员此前已表示,自5月议息会议以来,尽管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在内的其他通胀数据的回落令人鼓舞,但他们仍需再看到数月的通胀进展后,才会决定降低利率。 无论如何,如果最新数据能证实美国通胀正继续降温,这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市场对美联储今年两次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并增加9月份首降的可能性。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目前交易员们预计美联储在9月降息的概率高达65%。 本周除了包括PCE物价指数在内的诸多经济数据外,美国财政部还将标售总计约1830亿美元的两年期、五年期和七年期美国国债,这同样也值得债市交易员保持留意。 美国总统大选 拜登和特朗普将迎首次“正面交锋” 当地时间6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获得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的第一次辩论资格。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定于当地时间6月27日主持第一次辩论。 CNN公布了经两位候选人同意的辩论规则。两位候选人的麦克风将在整个辩论期间静音,除非轮到候选人发言。根据规则,主持人还将能够“使用他们所掌握的所有工具来限制时间,并确保文明的讨论”。与以往辩论不同,本次辩论不会有演播室观众。 独立候选人小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未能获得参加此次CNN辩论的资格。 据媒体报道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2日在费城的一次集会上表示,如果他赢得大选,他将在就职典礼前结束乌克兰冲突。 特朗普承诺:“在我进入椭圆形办公室,我们赢得总统选举……之前,我就会结束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这场可怕冲突。” 此前特朗普曾批评继续向基辅提供财政援助的做法。早些时候,他曾承诺,如果再次当选,他将能在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冲突。
英伟达盘中“跳水”8% 当地时间6月20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77%,标普500指数跌0.25%,纳指跌0.79%。其中,纳指终结日线7连涨。英伟达报130.78美元,跌3.54%,市值3.2万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盘初涨3.8%至盘中最高140.76美元,后一度较高位“跳水”8%。其市值回落至微软公司之下,略高于苹果公司。 文件显示,英伟达CEO黄仁勋申请出售12万股英伟达股票,价值16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近日来,频频出手出售英伟达股票。英伟达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黄仁勋在6月13日和6月14日分别抛掉12万股公司股票,共计24万股,每股售价介于127.78美元至132.23美元之间,总计套现超过3118万美元。 而在当地时间6月17日,黄仁勋又提交了一份被称作“拟议出售证券通知书”的144表格,计划在当日继续出售于2022年3月获得的12万股。 黄仁勋并不是唯一一位出售股票的英伟达高管。据统计,自今年5月以来,英伟达已向SEC提交了10份144表格。例如,6月3日,英伟达运营执行副总裁德博拉·肖奎斯特(Deborah Shoquist)出售了41140股股票,价值超过4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6亿元)。自5月29日以来,英伟达董事会成员唐·哈德森(Dawn Hudson)也出售了共计2.5万股股票。 毫无疑问,CEO的套现行为会对市场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分析指出,黄仁勋出售的股票是其高管薪酬方案的一部分,属于受限股票单位(RSU)和绩效股票单位(PSU),公司CEO在被允许的情况下经常会出售此类股票。 另外,与黄仁勋的总持股量相比,他近期抛售的份额可以称得上是“九牛一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25日,黄仁勋累计持有近9350万股的英伟达股票,几乎占公司流通股总额的3.8%。 三巫日来袭,美股期权到期规模或为史上最大 据高盛分析师John Marshall估计,本周五三巫日美股的期权到期规模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到期期权的名义价值将超过5.1万亿美元,这超过了去年12月时的规模,当时的4.9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上述可能的创纪录规模受个股期权推动,据高盛估算,本次个股期权的名义价值有望达到创纪录的8700亿美元。 三巫日是指指数期货、指数期权及个股期权同时到期。这种情形每季度发生一次,常令美国股市的波动性显著升高。 周五将到期的期权代表的名义价值相当于罗素3000指数市值的9.3%。这一比例高于绝大多数月份,仅次于2023年12月。 近一半的标普500期权仍然是末日期权。当前散户交投仍然非常活跃,标普500指数SPX的1手期权和末日1手期权交易在总交易中的比例仍然很高。 指数期权和个股期权的看涨期权交易量有所增加,个股期权的看跌期权的交易量有所下降。 虽然期权集中到期OPEX一直支持美国股市,但SpotGamma的分析指出,下周初将开启一个“疲软窗口”。预计期权到期后,标普500指数的正gamma将减少约三分之一,从下周一开始,市场将更加自由地波动。 SpotGamma还指出,随着周五期权到期,英伟达将失去约一半的gamma,这可能会抑制其动能。此外,很少看到未平仓合约>140。这种单只股票的波动性会滋生不稳定性。不太可能从“股价上涨,波动率上涨”的极端行情,转变为“股价持平,波动率下降”的情况,更可能的情况是“股价下跌,波动率保持高位”。
美国“恐怖数据”近乎零增长 美联储降息有戏了? 素有美国“恐怖数据”之称的美国零售销售在5月几乎没有增长,并且,此前几个月的数据被下修,这表明消费者当前面临的财务压力更大。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未经通胀调整的零售销售环比仅增长0.1%,预期为增长0.3%,此前一个月零售销售月率向下修正为-0.2%。不包括汽油,零售销售增长0.3%。 在美国商务部追踪的13个品类中,有5个类别出现下降,原因是当月汽油价格下降,而且家具店在阵亡将士纪念日期间提供折扣。 这些数据突显出,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布了更强劲的数据后,消费者支出出现了显著下降。经济学家预计,鉴于持续的通胀、逐渐降温的就业市场以及新出现的财务压力迹象,美国消费者将更加谨慎,未来的支出将保持温和步伐。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几个月服务消费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再次暴跌,也许家庭并不像我们开始相信的那样不受更高利率的影响。”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均低于预期,这将有助于增强美联储的信心,即他们可以很快降低利率。在上周维持利率不变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消费者支出仍在稳步增长,家庭部门的状况“相当好”。 数据公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因为该报告暗示经济疲软可能促使美联储开始降息。 新的“全球股王”诞生 英伟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当地时间6月18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荣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其股价上涨3.51%,报135.58美元再刷历史新高,总市值达3.34万亿美元,一举超过了微软和苹果。 英伟达在本月早些时候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市值,并成功超越了苹果。这一市值的飞跃,再次证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市场潜力和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英伟达市值从2万亿美元升到3万亿美元用了96天(日历日)。与之相比,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微软用了945天,苹果则用了1044天。 英伟达自2022年底以来股价增长了九倍以上,截至6月16日周一收盘,今年股价已飙升164.5%。这一增长得益于其在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使用的AI芯片市场,英伟达占据了约80%的份额。随着OpenAI、微软、Alphabet、亚马逊、Meta等公司对处理器的大量需求,英伟达的业务迅速增长。
美联储官员鹰声密集 美债收益率全面上扬 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一(6月17日)全面上扬,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讲话支撑年内仅降息一次。截至当日纽市尾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5.42个基点,报4.2751%;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89个基点,报4.7634%。其他期限美债收益率涨幅也普遍超过5个基点。 费城联储主席哈克周一在发表讲话时称,基于其当前的经济预测,他认为在2024年底前实施一次降息举措将是合适的。这一表态进一步强化了利率或将长期保持高位的市场预期。 哈克指出:“如果经济走势与预期相符,我预计年内进行一次降息是合理的,尽管我也认为今年降息两次或根本不降息的可能性都存在,这最终将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的导向。”他强调,美联储的决策将继续紧密跟踪经济数据的变化。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也在周日表示,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一次是“合理预测”,但要等到12月。“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证据,让我们相信通胀率正在回落到2%的道路上。”降息潮已开启 欧洲央行骑虎难下? 降息潮已开启 欧洲央行骑虎难下? 6月13日召开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格外引人注目,本次会议如预期般维持政策利率不变,但其公布的点阵图却掀起轩然大波。此次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大砍2024年年内降息预期,将2024年的利率中位数从4.6%上调至5.1%,点阵图的整体上移和对长期利率的预测上调,显示出其谨慎且鹰派的态度。此外,美联储还上调了2024年核心PCE通胀的预测,从2.6%上调至2.8%,显现其对通胀持久性的更高预期。 与美联储在开启降息周期时的谨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央行在6月6日率先开启了近5年来的首次降息行动,将存款利率从4%下调至3.75%。作为2022年7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欧洲央行这一货币政策重大转向的背后原因及影响也引发业内热烈探讨。 事实上,此次欧洲央行“抢跑”降息的决策主要基于欧元区经济的疲软表现及近期通胀略有回落的进展。与美国2023年以来较强的经济韧性不同,近两年来欧元区经济整体疲弱。尤其是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的实际GDP增速持续走弱,甚至在2023年四季度陷入停滞。 从数据对比可以明显发现,欧元区在消费、投资和景气度等方面都明显逊色于美国,其零售销售同比增速自2022年下半年起便持续负增长,直到2024年3月才有所回暖;而美国则因财政支持、居民财富效应以及超额储蓄的影响,消费表现远强于欧元区。 投资方面,欧元区Sentix投资信心指数近期虽有所回升,但相较于疫情前的水平仍有差距。欧元区制造业PMI也持续低于荣枯线,表现弱于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 总体来看,欧元区在消费、投资和经济景气度方面的表现均落后于美国,急需通过“抢跑”降息来刺激经济脱困。 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央行虽先于美联储降息,但后续动作或“手鸽嘴鹰”。基于欧元区经济疲软的紧迫性,金融市场普遍预期即便欧洲央行不会在7月继续降息,但很可能在9月进行第二次降息。